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与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政府签署石墨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12月12日,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与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政府石墨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双方依托各自优势,聚焦石墨资源开展区域合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共同打造石墨产业园及石墨特色小镇,助力我国非金属矿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img1

会上,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会长潘东晖、吉林集安市常务副市长曲玉祥分别讲话;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石墨及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文利作《我国石墨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主题报告。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唐靖炎主持会议。

吉林集安市是吉林省晶质石墨重要赋存区,石墨资源品质优良,可选性好,目前已查明石墨资源储量732万吨。集安市已具有一定规模的石墨产业基础,是《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建设的新材料基地。此次参加签约仪式的财源兴达选矿有限公司是集安具有代表性石墨企业之一。

潘东晖在讲话中指出,石墨作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是支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提升传统产业所必须的基础原材料。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与吉林集安市人民政府依托双方优势开展战略合作,一定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他希望集安市政府发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同协会的信息优势、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相融合,形成强有力的创新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共同促进区域石墨产业发展。

曲玉祥在讲话中提出,集安市财源镇是石墨矿产资源所在地,但是仅靠企业和市政府的力量很难将集安的石墨产业做强做优。他希望在制定区域石墨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战略和政府扶持方案等多方面得到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和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共同将集安的资源优势化作产业优势。他期待,在未来通过双方努力,集安市建成石墨产业园,把财源镇打造成石墨特色小镇。

王文利在《我国石墨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的专题报告中,针对石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有序开发、绿色开发,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环保安全工艺技术改造与升级,加强行业自律,保护好企业。二是开展资源评价,根据不同地区石墨资源特点,做好产业布局。三是创新提升行业工艺技术水平,解决尾矿、提纯等技术瓶颈问题。四是跨界发展,拓展新产品开发和应用领域,差异化发展深加工产品和专用化产品。五是加强海外石墨布局及资源储备。六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挥协会和大企业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会议特邀工信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肖劲松作《石墨烯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的专题报告。肖劲松介绍了国内外石墨烯产业发展情况,指出了国内外石墨烯研发应用的差异,提出了加强与传统产业融合、着力支撑新兴产业培育、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培育优势骨干企业、规范产业园区建设、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建议。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曲玉祥代表集安市政府、王文利代表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吉林省集安市发改局局长孙华、市工信局局长高铭,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党委书记刁俊成,吉林省集安市财源兴达选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文江,吉林省集安市工信局科长贾宏云等;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各部门负责人朱进、江伟华、周清椿、郭佳、章俊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创建时间:2019-12-14 15:54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与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政府签署石墨产业战略合作协议